插入检查点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  靠LR自动生成的脚本是不够的,很难达到业务要求,因此需要对录制完的脚本进行完善,使其能达到业务模拟的要求 ,这样尽可能地使虚拟用户模拟时更接近用户的实际使用。

  在进行压力测试时,经常会有页面间数据传递的操作。如果在测试过程中传递数据的次数逐渐增多,页面就有可能发生传递混乱,或者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数据传输被中断、传输过程中产生了错误的数据等情况。为了判断数据传递的正确性,LR提供了插入检查点的方法。之前在入门篇的博客中有提到插入检查点的原因,这里就不再细说了,大概提一下,是因为当事务的结束状态为成功时,并不能说明事务真的做成功了,比如用错的账号密码去跑脚本,事务状态仍被置为pass,所以你们懂的了。

  插入检查 点的原理是通过检查点函数将返回值的结果反映在controller的状态面板上和analysis统计结果中。是基于LR中很多的API函数的返回值会改变脚本的运行结果。比如检查点函数web_find,如果它检查到的结果为空,它的返回值就为LR_FAIL,这样整个结果置为FAIL;反之,返回值则为LR_PASS,整个结果置为PASS。

  在工作原理上是在VuGen中插入Text/Image检查点。VuGen中包含Tree view和script view两种视图模式,一般情况下是使用script view模式,但在插入检查点时,一般都是在tree view模式下插入的,这样可以保证插入检查点的位置正确。插入检查点有text check和image check两种,选择的检查点函数也有两个,分别为web_find和web_reg_find,下面先介绍一下这2个函数,最后在关联函数再附上详细代码。

一、web_find检查点函数

  检查点函数的参数格式:

 web_find("web_find",//检查点步骤名称
        "RightOf=go to",//定义查找字符串右边界
        "LeftOf=page",//定义查找字符串左边界
        "What=home",//定义检查字符串内容
        LAST);

  该函数的作用是在页面中查找相应的内容,有几点要注意的问题:

1)只能对基于HTML模式录制的脚本进行查找

2)该函数必须在页面内容显示出来以后才能进行查找,所以该函数必须写在查找内容所在页面的后面

3)必须启用内容检查选项,在run-tim setting->preferences页面,把enable image and text check复选框选中,否则不执行该查找函数

4)在VB和java语法中不支持该函数

5)执行效率低,且不返回查找结果情况。例如要查看有多少个虚拟用户登录成功的情况,这个函数无法做到,必须进一步操作才能实现。

  插入步骤:将视图模式设置为tree view->选择在插入检查点的位置,右键选择insert after->依次选择web checks/text check->在弹出的对话框的specification选项卡中设置检查参数信息(主要有3个属性)->然后切换到general选项卡,在输入该操作的步骤名称(即命名)。

  上面插入步骤中所讲到的3个属性:

a.search for:设置要检查的字符串,也可以单击ABC按钮对检查的内容进行参数化。

b.right of:设置右边界值,也可以为空            c.left of:设置左边界值,也可以为空

二、web_reg_find检查点函数

  该函数是在缓存中查找相应的内容,是一个注册函数。必须写在查找内容的请求之前,一般情况下都会写在以下6个函数之前 :web_custom_request()、web_image()、web_link、web_submit_data()、web_submit_form()、web_url()。

  与web_find函数相比:

1)web_find只是一个普通函数,而web_reg_find是一个注册函数

2)web_find函数使用时必须开启内容检查选项,而web_reg_find函数没有此限制

3)web_find函数录制时只能基于HTML模式录制的脚本中,而web_reg_find函数没有此限制

4)web_find函数是在返回的页面中进行内容查找,而web_reg_find函数是在缓存中进行查找

5)web_reg_find函数在执行效率上要比web_find函数高

  插入步骤:将视图模式设置为tree view->选择在插入检查点的位置,右键选择insert after或insert before(如图1所示)->依次选择services/web_reg_find->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检查参数信息(如图2所示)。

图1(选择要插入检查点位置)

图2(检查点属性设置说明)

  如何确定查找范围?答案如图3所示,以登录成功的页面为例,在该选项卡中可以看到录制的过程LR所抓到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和服务器向客户端返回的请求,而在response body中就可以看到待查找的用户名(test1),所以检查范围就应设置为body。其实一般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待查找的内容都会在body中的。

图3(查找待检查的内容)

  检查点函数的参数格式:

 web_reg_find

三、web_image_check检查点函数

  插入步骤:将视图模式设置为tree view->选择在插入检查点的位置,右键选择insert after或insert before->依次选择web checks/image check->在弹出的对话框的specification选项卡中设置检查参数信息(如图4所示)->然后切换到general选项卡,在输入该操作的步骤名称(即命名)。

  如果web窗体中包含有JS脚本,那么在tree view中显示可能会有问题,这时需要进行设置(tool->general options->correlation选项卡->勾选enable scripting and java apples on snapshots viewer)

图4(image检查点属性设置)

关联函数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一、关联的原理

1、什么情况下需要关联?

如果录制脚本过程中,服务器会返回一个动态的、变化的值给客户端时,那么就必须对脚本进行关联,否则事务不可能正常地完成。

2、LR使用关联函数进行函数时是如何获得这些动态数据的?即LR的关联原理是什么?

对于这些动态的值,如果想直接获得是不可能的,因为它是变化的,所以不可能直接获得每次回放时现成的值。这样就必须使用其他的方法来获得这串变化的值,LR关联则是通过左右边界值来查找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的值,所以关联最难的是如何查找待关联值的左右边界。

二、3种关联技术

注:不知道什么原因用HTML模式录制后在tree view视图下没有显示想要插入检查点的的url(比如登录),尝试过直接在代码插入检查点函数web_find,运行也不成功,所以下面的代码展示用的都是URL录制模式录的脚本。

1、录制中关联

  VuGen内自动关联引擎,可以自动找到需要关联的值,并且自动关联函数建立关联。

1)建立规则。如录制前已经知道关联规则,那么可以先建立规则,再进行录制,这样在录制过程中会自动关联。关联规则最重要的是指定两个边界,即被关联量的左边界和右边界。

a.内建关联规则。在录制前可以在 tools->recording options->http properties->correlation 启动需要的规则。

b.用户自定义关联规则。如内建规则不能满足要求,可自定义,如图5所示:

图5(新建关联规则)

c.图6所示是规则测试功能,即对已定义好的规则进行测试,测试规则的匹配是否正确:

图6(规则测试对话框)

2)规则使用。录制前必须启用自动关联,如图5所示,勾选enable correlation during recording后,在录制过程中,当VuGen检查到符合关联规则的数据时,会依照设定建立关联,即自动产生关联函数web_reg_param,完整代码示例如下:

 url录制中关联

2、录制后关联

  当录制前内建关联规则和新建规则都不能满足需要时,或者不知道哪个地方需要关联时,只能采取录制后进行关联。录制后关联与内建关联是有区别的,录制后关联是在执行脚本后才会建立,也就是说,当录制完脚本后,脚本至少要执行一次,录制后关联才会产生效果。录制后会尝试找到录制与执行时服务器响应的差异部分,找到需要关联的数据,并建立关联。

  脚本执行后,vuser->scan script for correlations,扫描后,选择需要关联的数据,单击correlate,这时被关联的数据前面会多出一个绿色的勾,即表示关联创建完成了,如图7所示:

图7(关联结果) 

  关联完成后也是会自动生成web_reg_param关联函数,完整代码示例如下(期间遇到报错error-35061,在代码中有说明解决方法):

 url录制后关联

3、手动关联

  手动关联与前面所提到的两种自动关联不同,但原理是一样的,需要先找到需要关联的量,然后使用LR提供的关联函数进行关联。这方法是用于上面两种方法都不能解决的情况,步骤如下:

1)录制两份脚本,保证事务流程和使用的数据相同;

2)使用WinDiff工具比较两份脚本,找到需要关联的数据。(WinDiff是LR自带的文件比较工具)tools->compare with vuser,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和当前脚本进行比较的脚本,WinDiff会显示有差异的地方,每个差异的地方都可能是需要关联的地方,但是lr_think_time的差异部分是不需要关联的;

3)找到左边界和右边界字符串;

4)使用web_reg_save_param函数手动建立关联。首先找到关联函数插入的位置,选择vuser->run-time settings->general->log->extended log,将下面所有选项都选中。在replay log中找到windiff中比较不同的字符串,双击后,那行代码前面就是为要插入关联函数的位置,如图8所示:

图8(关联函数插入位置)

5)将脚本中的该关联数据以参数取代。当使用web_reg_save_param建立参数后,接下来就是用参数去取代脚本中的常量,如图9所示: